摘要: 据艾瑞网最新消息,2011年我国移动支付用户数已经达到1。87亿,与2010年相比增长26。4%。随着移动终端的进一步智能化,人们和移动互联网的关系日益密切,同时,针对移动应用的支付需求也日益强烈。为了更好的利用移动支付创造更大的运营收入,了解移动互联网用...
据艾瑞网最新消息,2011年我国移动支付用户数已经达到1。87亿,与2010年相比增长26。4%。随着移动终端的进一步智能化,人们和移动互联网的关系日益密切,同时,针对移动应用的支付需求也日益强烈。为了更好的利用移动支付创造更大的运营收入,了解移动互联网用户的移动支付习惯就变得尤为重要了。看看这份源自机锋的移动支付数据分析报告吧。
用户亲赖步骤更少的移动支付方式
目前移动应用支付体系里,支付宝、神州付、网银以及手机短信支付是支撑移动应用支付的主要渠道,在过去的六个月里,手机短信支付,因使用便捷,支付发生的频率最高,但受运营商的支付成本过高,支付总额和支付收益却最小,此外,采用了短信支付的方法后,应用商店还需要担心暗扣及吸费等行为,风险进一步提升,所以虽然消费频率最高,但是消费金额倒是没上去。支付宝在大额移动支付里,最受移动用户欢迎,产生的移动支付数量以及支付金额均优于其它支付渠道。
移动应用消费主体仍是游戏
在Android移动应用平台,触动用户产生手机移动支付的主要因素还是应用内付费,而非下载付费,其中,产生付费的移动应用软件数量占比约为11%,消费量占比约为2%,Android的免费策略导致应用下载的收费难度较高,收费的主体不得不依赖手机游戏的应用内付费。
用户更愿意在晚间使用大额移动支付
从目前的用户移动支付行为时间来看,上午10点至中午12点是用户支付密度的第一个高峰,支付密度的第二个高峰在晚间19!00至22!00,且用户会将较大额的支付放在晚间的支付高峰期,开发者可抓住用户的移动支付时间段推出促销或者奖励刺激,利于获得更好移动支付收益。